XADD生成的1553439850328-0,就是Redis生成的消息ID,由两部分组成:时间戳-序号。时间戳是毫秒级单位,是生成消息的Redis服务器时间,它是个64位整型(int64)。序号是在这个毫秒时间点内的消息序号,它也是个64位整型。
可以使用而且有着广泛的使用,但是需要理解部分注解的底层和潜在问题,否则会有坑: @Data: 如果只使用了@Data,而不使用@EqualsAndHashCode(callSuper=true)的话,会默认是@EqualsAndHashCode(callSuper=false),这时候生成的equals()方法只会比较子类的属性,不会考虑从父类继承的属性,无论父类属性访问权限是否开放。
比如Core Container中的Core组件是Spring所有组件的核心,Beans组件和Context组件是实现IOC和DI的基础,AOP组件用来实现面向切面编程。Web支持:Spring MVC和Spring WebFlux Web框架。
我们通常需要编写大量代码才能使类变得有用。如以下内容:toString()方法 hashCode() and equals()方法 Getter and Setter 方法 构造函数 对于这种简单的类,这些方法通常是无聊的、重复的,而且是可以很容易地机械地生成的那种东西(ide通常提供这种功能)。
fork采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写时复制(copy on write)机制,就是为了避免一次性拷贝大量内存数据给子进程造成阻塞。fork子进程时,子进程时会拷贝父进程的页表,即虚实映射关系(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的映射索引表),而不会拷贝物理内存。这个拷贝会消耗大量cpu资源,并且拷贝完成前会阻塞主线程,阻塞时间取决于内存中的数据量,数据量越大,则内存页表越大。拷贝完成后,父子进程使用相同的内存地址空间。